第五十八章 上路(第2/3页)

伍文定哈哈笑:“关心下一代嘛。”

陶雅玲就掐他:“死人,你们还关心下一代,下一代才几岁哦!”

逐渐靠近年中了,毕业的时光要到了,所以有关创业基金的申请也越来越多,都有把副件转到伍文定这边来。

伍文定基本每周都去办公室三天左右,不得不说,实际的工作量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想,虽然很多实际操作不需要他签字点头,但是因为涉及的小笔金额和头绪实在太多了,很多比较主观性的判断还是需要他来做。

现在摆在伍文定面前的就是三份他从送过来的几百份创业申请中筛选出来比较有意思的。

一份是成都一个大四学生提出的餐馆方案,理念很简单,就是为学生服务的快餐,规划和数据都很详实,看得出来是花了功夫,而且对于远景,模模糊糊的有一种连锁的想法,但还不清晰和成熟。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多少快餐,洋快餐在北京看见不少,成都和重庆还刚起步,重庆的笑餐馆还是集中在面馆。而中餐,全国都有人尝试快餐化,但是成功的不多,因为中餐的样式和烹调形式太多太复杂,要满足各个地方的口味实在比较困难,很多人都还在摸索之中。

而手上这个学生却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具体说来就是后台效仿学校食堂的大锅菜形式,前台却是小份的装好上柜,没有食堂那种粗糙感,改变食客的流动方式为顺着玻璃罩着的菜台自选,搭配干净明亮的卫生场所,实际上就是把食堂伪装成快餐馆。

重点是这个学生提出了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创业方案上的几个拟定备选开店地址都是在大学周围,这样在人流量上能够得到保障。

伍文定是比较看好这个方案的,而且打算推行到白领工作餐来,所以做了一些批注和扩展,决定下周去成都见见这个学生。

另外有一份是个重庆的女学生想开服装店,类似这种开店的申请不少,伍文定倒是觉得只要人比较勤劳,有点眼光这种申请都可以支持,因为风险不大,有指导的话,成活率还是有一定保证的。

创业基金部那边不知道是因为觉得老板可能比较青睐服装类还是因为这个女生的方案比较特殊一点,才特别筛选出来的。

一般别的开店申请都是侧重店本身,这个女生的方案侧重的是模式,她比较详细的阐述了她的想法和特点,简而言之就是做批发不做零售。

因为这个女生在方案中提到她觉得自己有抓住服装流行特点的能力,可是苦于家庭原因,一直没有接触到服装行业,而自己却很喜欢做这个流行服饰。所以假期也有去服装店打工的经历,但是她自己的经历却说明两点:一、她确实很有服装流行敏感度,能够很快看出店面哪些款式会畅销,哪些会滞销,觉得哪件衣服上身会讨顾客喜欢,哪些东西是画蛇添足没有必要的。二、她确实不是一个好营业员甚至好老板,因为她觉得自己的能力有点欠缺。最头痛的是她对数字真的很不敏感,很不适应喋喋不休的讲价,所以思来想去,希望能做批发,利用自己的眼光吸引别的服装店到她这里拿货。她甚至还提出了一些眼光失败的退换货赔偿。看来对自己的眼光确实很有信心。

伍文定笑着翻翻后面这个女生的资料,确实看起来有点内向,让人愕然的是她的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天知道得有多大的偏差才会把这个专业和服装行业联系起来,而且这个明显看起来是理科的专业怎么会让这样一个对数字不敏感的人考上。而申请里面絮絮叨叨通过不专业的术语表示了她对服装流行款式的一些看法,就是这些稚嫩甚至不通顺的文字却让伍文定觉得确实有天赋一说。

这个叫做陈晓娟的女生倒是可以很快安排见面,毕竟就在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