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兰亭集序(第3/3页)

至于乾隆的“乾隆御览之宝”则是烂了大街,这个印章在书画收藏界名声很臭,像个狗皮膏药一样到处乱盖。有时甚至会破坏字画的整体美感。

而唐太宗的那方“贞观”印,却是只闻其名为得其见,至今流传下来的字画中,没有一件盖有这方印章。

为此有很多收藏家和历史学家,甚至怀疑这方印章是否存在,学术界因此还发生过一番辩论,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最后却是谁都说服不了对方。

眼下尚未得见字帖,就见到了这方钤印,秦风的心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仅仅是这一方钤印,就能解决当年那学术界的争端了。

接着往下推开轴卷,秦风的眼睛顿时又愣住了,因为下面的一个大印,上面赫然写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这……这是传国玉玺啊!”秦风再一次震惊了,他没想到,唐初不知下落的传国玉玺,竟然真的落在了李世民的手上。

“这幅字一定不能拿出去!”

见到这两方印章,秦风顿时打定了主意,如果他将这幅字拿出去的话,恐怕一准就会被国家给盯上,说不定就给自己安上个盗墓的名头。

接着打开轴卷,王羲之的字体顿时跃然纸上,虽然时隔上千年之久,但那些字依然笔画清晰,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让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字帖上的“破锋”、“断笔”和“贼毫”等处,和后来的摹本都有很大的不同,显得极为自然,应该是一笔写成,没有丝毫的滞碍感觉。

整幅字帖上的字迹,显示出了先后的层次,行笔踪迹、墨色浓淡十分清晰,间架结构也是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显得自然生动。

完全摊开后,秦风发现,这幅字帖纵二十四点五厘米,横六十九点九厘米,在外面还裱糊了一层该有印章的地方。

不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直都是其后人收藏,在辨才和尚之后,才被李世民骗到手中,

王羲之的后人是不会在祖上手迹中加盖印章的,所以除了李世民的两方钤印,整幅字非常的干净,并不像另外一些传世字画上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钤印。

秦风拜载昰为师后,临摹过百家名师的字帖,书法造诣原本就是极深的,眼下见到这传世佳作,顿时陷入其中不可自拔了。

--

ps:第一更,月底了,求清仓月票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