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缘由【求推荐票】(第2/3页)

中川其实应该姓吉川的,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他们整个家族都由吉川改姓为中川。

没错,了解敦煌历史的朋友已经可以猜出,中川就是上个世纪1912年时,仅用白银三百五十两,就骗买四百余卷上万册手写经文的日本探险家吉川小一郎的后人。

由于吉川小一郎在上个世纪初期,周游东南亚各国,用很多不光明的手段窃取了大量的外国珍贵文物和稀世珍宝,回到日本之后,投资了不少的产业。

在日本战败后,吉川家族又变卖了许多由外国掠夺来的珍贵物品,凭借着雄厚的财力,在日本化工行业占得了一席之地。

不过为了培养家族的文化底蕴,得自中国的四百余卷敦煌手写经书,吉川家族一直都保留着,并且斥资找一些学者研究整理。

中川的父亲,就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著名的一位敦煌文化研究理论家,和家族中其他人热衷于生意不同,中川的父亲最是痴迷这些记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经卷文书,所以在家族中地位不高,很不被人重视。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时候,中川的父亲整理得自中国的手写经书的时候,无意间在一本经书里,发现了一张地图,上面有着详细的注释,标明了这张地图的来历。

熟识中国文字的中川父亲在见到这张地图后,大喜过望,因为这是一张王道士的亲手制作地图,绘制于上个世纪的1911年,上面的内容更是让老中川欣喜若狂。

地图上的注释表明,从敦煌藏经洞土的经卷文物,并非是世人所知的五万多件,其实总数实为八万多册,

只是这其中的三万多册经卷,在刚刚出土的时候,就被王道士送给了一个老朋友,当时距离北戈壁不远的一位古寺主持。

虽然那会寺庙所处的地方沙漠化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那座古寺也已经遭受了风沙的袭击,原本很有些香火的寺庙变得很是衰败。

和尚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那也会跑的,所以整座古寺里加上主持在内,也不过就三四个人。

并且就在王道士送出经卷后不久,那位主持就坐化了,坐化前让人通知了王道士,拜托王道士将这批经卷妥加保管。

三万多册经卷,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王道士在运过去的时候,就动用了不少马车,那会的交通可没现在这么便利,从敦煌到邱家窝坐大马车都需要三天的时间。

是以王道士就没将经卷运回,而是在寺庙里修建了一个暗室,将三万多层经卷藏匿了起来,后来也从未对人提及这件事情。

不过出于习惯,王道士将这件事情详细记录了下来,并且制作了一张地图,老中川推断,后来可能是王道士整理敦煌手写文献的时候,没注意就将地图夹在了里面。

得到这张地图后,老中川如获至宝,为了让家族中人知道做研究也能有出息,老中川从来没有对任何一个人说过这个发现,想找到这批文物运回日本之后来个一鸣惊人。

只是苦于中日关系,老中川一直无法前来中国。

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老中川通过种种关系,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终于以学者的名义来到了敦煌。

只是老中川准备前往那座古寺的时候,却是傻了眼,因为原先的绿洲变成了沙漠,仅凭他一个人,根本就无法抵达古寺。

那会的中国,还处在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革命期间,政府机构乱作一团,民间更是根本就没有什么保护文物的概念,老中川在许以重利之后,从邱家窝召集了十多个青壮年,坐着骆驼进入到了沙漠里。

只是老中川万万都没有想到,这次中国之行,就是他的毙命之时,在接近古寺的地方,诡异的流沙吞噬了十多个鲜活的生命,其中就有满怀雄心壮志的老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