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得弄出点声响来(第2/3页)

回到办公室之后,方志诚打开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的名单,从去年下半年起,办公室就在收集资料,储备了一批有特点、有潜力、有实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并非全部都是大集团大企业,相反规模暂时都很小,但成长性不可小觑。

方志诚目光落在最后一个项目,无奈地摇了摇头,纵观整体项目安排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但最后一个关于南方客车集团新能源客车项目,这个有待商榷。

南方客车集团早在十多年前曾经是著名的行业领导者,全国百分之六十以上客车都使用南方客车集团的产品。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南方客车集团没有进行改革创新,因此导致业务渠道被蚕食,同时生产线没有更新换代,导致占有率大幅度降低。

从06年起,南方客车集团已经开始呈现亏损状态,因为曾经是支柱产业,所以财政每年支持它一大笔资金,否则早就已经垮掉了。

从2008年开始,南方客车集团迎来第二次转折,在市政府的指导下,剥离了负面资产,重组后进行上市。尽管一开始在股票市场表现不错,但最终还是因为管理的问题,业务增长不进反退,依然保持持续亏损的状态。

尽管新能源是一个值得挖掘的领域,而南方客车集团也是省内知名的大型企业,但综合考虑,南方客车集团无法给人信心。

很大的可能会是,南方客车集团将这笔引导资金,划归为利润,而真正的新能源客车只是包装出来的产品而已。引导资金落袋之后,就会成为管理层的私人红利。

方志诚无奈地摇了摇头,因为这也是梁睿暗中默许的一个项目,势必是有人从梁睿那边打通了关系。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如果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笔引导资金就等同于抛到了水里,但如果自己太过于计较,难免会得罪人,让梁睿暗恨在心。方才在梁睿办公室内,方志诚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从梁睿的态度来看,对于方志诚的意见并不准备采纳。

换作普通的官员,恐怕会选择第一种方式,反正是政府的钱,给谁都是给,而且即使出了问题,也是有梁睿顶在前面,敷衍一下,走个形式就得了。

但方志诚觉得不应该如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资金这才是第一批次,就发生这种名不符其实的情况。开了个不好的头,以后岂不是会让资金变得名存实亡,远离了初衷?

方志诚拿起了电话,拨通了梁睿的办公室座机,道:“梁主任,我综合考虑一番。南方客车集团的项目,还是难以达到标准。”

梁睿听方志诚这么说,就不高兴了,皱眉道:“小方,刚才我已经跟你解释许久。选择南方客车集团项目,可不是我的意思,上面的领导非常重视,慎重交代过。而且,我也看过他们的方案,很有开拓性,挺不错的!你就不要在纠结了!”

方志诚暗自苦笑,试图继续说服道:“梁主任,南方客车集团的情况,我曾经实地调研过,他们的管理体系很糟糕。项目资金可以拨付,但几年之后,如果南方客车集团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又该怎么办呢?作为资金的审核方,我们应当要充分考虑后果,不能只看到现在。不能因为是领导打过招呼的企业,就放弃原则。”

梁睿被方志诚气得不行,冷笑道:“我是办公室主任,出了问题,我一人承担,如何?”

听着电话那边传来忙音,方志诚无奈地摇头苦笑,梁睿的态度在意料之中,他也能猜出梁睿所说的领导是谁,不出意外,应该是分管工业的副省谢旭。

方志诚想了想,给赵国义打了电话过去,说明与梁睿之间出现的分歧。

赵国义沉默许久,凝重地说道:“志诚,其实将南方客车集团纳入新兴产业,是省长工作会议上通过的,你与老梁较劲,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