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左右逢源兼得之(第2/3页)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东台都需要引入这么一个吸引人才的手段,才能使得政府不断地前进。社会是以人为主体,所以抓好“人”这一个关键点,才是政府能够长期发展,永葆青春活力的所在。

方志诚徐徐解释道:“邢县长,抛开孙段两人之间的交锋来看,人才引进计划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多复合型的人才。现在东台发展快速,虽说公职人员数量很多,但真正办事的又有几个?体制的问题事关国策,我们无法改变,只能通过一些新的手段,优化东台人员组成结构,尽量让那些不干事,没事干的人朝旁边站,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邢继科尴尬一笑,道:“话是这么说,不过就怕咱们竹篮打水一场空,等政策定下来之后,反倒便宜了孙伟铭和段暄两人。毕竟他们负责党政,人事权全部在他们手中。东台的人才政策搞得再好,与我这个县长可没有关系啊。”

方志诚暗忖这邢继科又表现出心胸狭隘的那一面了,无奈笑道:“邢县长,凡事要朝长远角度来看,人才政策如果搞得好,没错,是与你无关,但充实了政府下属机构的力量,使得市政府在执行各项事务时加快效率,加大政府机构的办事能力,这对于政府而言,可是好事!”

邢继科有点不情愿地说道:“既然是你的建议,我自然双手赞成。放心吧,常委会上我会表态,支持人才引进政策的。”

见邢继科终究还是妥协,方志诚松了一口气。邢继科此人有时候行事会带着些小脾气,如果不把事情讲清楚,说不定会将事情弄复杂。

随后,方志诚与段暄打了个电话。段暄见方志诚愿意支持自己,心中一喜,却不动声色,“志诚同志,如果你愿意助我,有空我们可以一起研究下具体的引进流程。”

方志诚顺水推舟道:“我的要求简单,那就是复试环节,考官需要由县直机构的主要领导参与……”

段暄微微一怔,眉头皱了起来,方志诚是在与自己讨价还价,按照正常的流程,这种人才引进政策在通过之后,笔试、复试需要由组织部门严格筛选,自己作为负责党务及人事管理的专职副书记,话语权自然很大,至于面试考官则由自己指定,方志诚的提议,无疑是想让政府参与到人才的选拔中来,这有伸手染指党务之嫌。

但他语气没有露出丝毫不自然,现在东台的局势对自己不利,新任省委书记已经上任,卜省长的日子不太好过,而银州新任市委书记肖福庭更是文首长的一员干将,自己若是在东台不争取一个可靠的同盟,恐怕很快要被孙伟铭架空。

邢继科、方志诚虽说在常委会上的份量不足以与孙伟铭叫板,但他俩已经将政府工作牢牢掌握在手中,现在东台已经像三国时代一样,三分天下,孙伟铭是魏国,方志诚是吴国,而自己则是蜀国,吴蜀两国一起携手共同对抗实力最强的魏国,那是当下最正确的做法。他淡淡笑道:“行,人选出来终究还是给各个部门来分配的,让直属机构的领导面试,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方志诚见与段暄达成一致,笑笑道:“我明天会让秘书将县直部门的岗位需求名单提交给你。”

段暄微微一怔,打趣道:“你倒是一个急性子。”

方志诚笑道:“趁热打铁,现在各省都陆续进行公务员考试,在这个大趋势之下,东台如果可以提出人才引进政策,可以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并引起热议,继而提升政府的知名度。”

段暄无奈地笑道:“归根到底,你的重心还是应放在招商引资上。”

方志诚见段暄说出了自己的心思,哈哈笑道:“还是段书记了解我的想法,东台是一个宝贝,但如果不经常去宣传它,谁有知道它宝贝在哪里?利用一些事件营销,提升东台的知名度,让大家都知道东台,都愿意关注东台。关注的人多了,自然大家都愿意来东台旅游、投资甚至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