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人物突然降临(第2/3页)

随着宋文迪办公桌前那部红色的电话机响起,宋文迪豁然起身,整个人没有之前的休闲感,变得严肃、凝重、干练。

一辆黑色的商务轿车悄然驶入市委大院,宋文迪走了几步,迎了过去。轿车的副驾驶车门先打开,从上面走出一名三十多岁的青年,他与宋文迪寒暄一句,随后拉开后门,省委书记李思源缓缓地走出轿车,先朝四周打量一番,旋即淡淡道:“与我两年前的印象,并无太大区别。”

方志诚虽然早就猜到,极有可能是李思源暗访银州,但当见到他本人的一瞬间,还是忍不住暗自激动。平常在电视、报纸上见到的人物,如今就在眼前,这是一种何等的情感?

淮南省委书记李思源是一名老资格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因为他主持淮南省工作,所以淮南才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尽管中央因为派系之争,对李思源偶有非议,但李思源凭借其对淮南省诸多的突出贡献,在百姓之中呼声极高,始终保持极佳的威望。

李思源为什么会来到银州呢?

方志诚猜测其中的原由,极有可能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关。以云海为长三角的核心,在服务业、创意产业、物流、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进行共融,而银州作为毗邻云海的桥头堡,无疑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现在不少人已经将长三角城市圈,叫做云海城市圈,借助国家的大规划,淮南与浙源均使出针对性举措,浙源省借助云海强大的商贸需求,以搭建繁荣的贸易市场为主要发展规划;而因为淮南的省会琼金与云海相距甚远,所以淮南省不得不服将银州设为重要根据地,以高新科技产品及科技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成为连接琼金与云海的重要桥梁。

李思源刚刚在云海参与一个重要的会议,离开云海之后,马不停蹄地便赶来与宋文迪见面,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吩咐。

宋文迪领着李思源来到办公室,方志诚给他们泡好茶之后,便出了办公室。中途,宋文迪与李思源简单介绍了一下方志诚,李思源态度随和,与方志诚闲聊几句。方志诚很理智,不卑不亢地应答李思源几句。

宋文迪与李思源在里屋聊了足有一个多小时,还没有结束的势头,期间宋文迪打电话喊方志诚泡了两次茶,李思源很喜欢方志诚泡的茶,笑着夸奖:“小方,这茶艺不错。周康与之相比,还欠缺些许。”

宋文迪轻声笑道:“既然李书记这么喜欢小方泡的茶,要不把他调过去,给你使用如何?”

李思源指着宋文迪的鼻子,笑骂:“你这么说,令小方听了,岂不是感到心寒?所谓君子不夺人所好,我虽不是君子,但也不愿做恶人。”

宋文迪轻描淡写道:“若是李书记真愿意用小方,对于他而言,那可是天大的福气,他只有感激我,而对于李书记而言,你顺手提了他一把,也是莫大的善缘。”

李思源笑笑,轻叹道:“小宋,你这张嘴巴,越来越犀利了。”

宋文迪得意道:“那也是因为李书记,允许我放肆。”

虽然只听了只言片语,但方志诚瞧出宋文迪与李思源的关系非同一般,若是能上司相处到能以信口开玩笑的份上,这也算得上莫大的荣耀了。

不过,方志诚还是知道,整个淮南省,能像宋文迪这般在李思源面前敢于插科打诨的人物,绝对不超过两三人。

领导在里屋闲聊,方志诚便与李思源的秘书周康,坐在外面抽烟扯淡。

周康递给方志诚一支烟,轻声道:“你知道李书记为何这么信任文迪书记吗?”

方志诚笑笑,摇头道:“不太清楚,只听说别人提过,曾经是李书记的秘书?”

周康摆了摆手道:“秘书只是名义上的事,其实文迪书记从来没做过李书记的秘书。只是当初李书记下乡的时候,正好在文迪书记的老家插队,然后文迪书记的父亲对李书记有救命之恩。李书记的第一任妻子,是文迪书记的姑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