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经济体系须公平(第2/3页)

忙了半个小时,总算是将演讲稿准备好,刚刚放下笔,宋文迪缓步走入,方志诚便起身为他泡茶,然后将演讲稿及今日的报纸送了进去。

报纸是经过删减的,比如广告与副刊,宋文迪是从来不看的,方志诚每天拿到报纸第一件事,便是将这些版面全部给拣去,这是他自觉做的工作,宋文迪原本有些诧异,曾经问过方志诚一次,怎么报纸这么薄,方志诚解释,自己先过滤一遍,宋文迪若有所思后,表示默许。

秘书不是一份简单的差事,并非接受领导指令,被呼来喝去的角色,方志诚在努力让自己成为宋文迪的耳朵、嘴巴、眼睛,甚至大脑,不仅为他处理各种难题,还要为他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当事情不宜公开时,他还要成为宋文迪的拳脚,帮他处理一些比较隐秘的问题。

宋文迪对方志诚还是很满意的,尽管他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不够老辣,但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血气方刚,足够忠诚,比起之前的几任秘书丝毫不逊色,更重要的是,方志诚能给宋文迪一种默契感,往往自己不需要开口,方志诚便能将事情做得井井有条,一般人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做到此点。

宋文迪通读演讲稿之后,稍稍修改两三个词,然后将方志诚喊进来,表示稿子可以了。方志诚接过稿子,给宋文迪续满茶水,宋文迪突然问道:“国土局最近有没有动静?”

方志诚轻声道:“昨天从国土局那边了解,已经有人开始打玉湖生态区闲散土地的主意。我已经通知过了,任何人要购置那块土地,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虽然玉湖生态区的房地产项目,没有经过市委常委会的集体决议,但一二把手达成意见一致的消息,已经传播出去,有商人看中其中的利益,开始提前布局,希望能在政策下达之前,提前占取先机。政策一旦下达,玉湖生态区那些地皮的价值便会成倍增长,谁也没法无视其中的利益。

宋文迪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叹道:“银州官商之间的关系,果然如同传闻中一般,太过紧密,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

官员和商人的关系,一直饱受群众诟病,而在银州,官商关系尤为严重,甚至有厉害的商人,被称为民间组织部长,能掌控官员的升迁,这足以说明商人与官员的关系太近。

处理官商关系,也是宋文迪在上任之初,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若想营造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经济体系,官员应该对商人一视同仁,不能打友情牌。

方志诚轻声提醒道:“从国土局那边的消息来看,他们怕是顶不了太久,已经有市委领导打招呼,他们也不太好办。”

宋文迪点了点头,低声道:“你有空去国土局跑一趟,把我的意思带到位。”

方志诚连忙应诺,暗忖宋文迪这次是下定决心,坚决杜绝玉湖生态区的土地流失。

下午四点多,方志诚赶到市国土资源局。

同样级别的官员,因为掌握财权、法权、任命权,各自的地位也不尽相同。财政局、税务局直接与政府税收支配挂钩,因此在政府各部门之中,说话也是最为硬气的。

至于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工商管理局、卫生局、药监局、物价局、技术监督局、环保局、安监局等执法局,他们手中掌握着土地、城建、营业执照、医药、环保、安全执法等核心公共资源的审批大全,因此处于政权结构的第二梯队。

民政局、水利局、交通局、教育局、林业局、气象局这些部门相对弱势,但依托国家充沛的扶持资金,因为能决定这笔不菲的资金流向,所在处于第三梯队。因为是市委书记秘书,代表着市委书记,所以国土资源局局长张朝阳亲自接待他。进入张朝阳的办公室,方志诚面色微微一凛,因为里面的装潢虽然一般,但随处放置的一些物品,让他不禁动容,尤其是办公桌上那座半米高的汉白玉骏马,虽不知是否古董,但浅浅望了一眼,却能知道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