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著名的意思是不著名(第2/3页)

“怎么会这样呢,小麦手机业绩这么好。”肖蕾说。

“海关杨散播的呗。”黄文斌不用想都知道,只有把小麦手机的利润打压下去,他才可能完成那个赌注,到处找股评家发布利空消息,不过是很寻常的一招,黄文斌倒是也想找人散发利好消息来着,可这种事光钱多没用,还得看门路,海关杨的门路比黄文斌厉害太多,海清泉不出手,市面上就全是不利消息,“小蕾你什么时候学会炒股票了?连多少倍PE都知道。”

“我手里一大堆钱啊,总不能放着等贬值吧。”肖蕾说,“当然要想法子投资保值啊。”

“股票不好保值啊,跌跌涨涨的。”丁诗诗说,“经常都要看着,又要研究市场政策,又要研究行业前景,麻烦死了。”

“股市不好保值,不过打新不同,打新股收益很好的呢,一年差不多能弄个10%的收益,很不错了。”肖蕾说。

“你还会打新啊。”黄文斌说,他都不会呢,股市相关的知识,还是前一阵子才学了一下。

“打新很容易的,没什么门栏,只要有钱就行。”肖蕾说。

“一年10%,那倒是真不少。”丁诗诗说,“我买基金,只有5%的收益,要不我跟着你打新算了。”

“好啊好啊。”肖蕾说。

“打新风险比基金大。”刘香蝶说,“不如学我买国债,保证一点危险都没有。”

“国债哪有这么好买的。”肖蕾说,“一出来就让机构买光了。”

“那是你没路子,有路子一点都不难。是不是啊方姐。”刘香蝶说。

“投资的事情等以后再说。”方天和说,“现在还是想想,上市的事情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黄文斌问。

“本来公司上市,是要运作满三年,每年都要有盈利,然后经过考察、整理,最少都要一年才能上市。”方天和说,“我们小麦手机创立不过一年,根基不稳,本来不应该这么早上市的。走了海清泉的路子,勉强挤了上去,本来我还以为是创业板,后来又说是主板。我以为是借壳上市,结果也不是。在这种情况下,流言满天飞,对我们很不利。”

“只要上市就是胜利。”黄文斌说,股价一时低一点不怕,只要小麦手机继续热销,始终会涨回去。他的先见之明直到穿越的时候为止,再晚黄文斌就不知道手机技术会怎么发展了,所以必须要上市,上市满三年原始股东才可以解套卖股份,那时候距离穿越也差不了几天,所以必须尽早上市,尽早解套。要不然的话,就只能把自己的股权拿去质押,那可只有70%的价值,少赚很多的呢。

“我觉得我们可以不用这么着急。”方天和说,“不如按部就班上市,一步一步把基础坐牢,等水到渠成再上市,只要有业绩在,流言蜚语就好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反正我们钱多,小麦手机也在源源不断的赚钱,用不着这么快上市筹集资金。也可以避免和海家捆绑太紧,毕竟海老爷子要退休了。”

“不要紧。”黄文斌说,“在京城做生意,做大了你还想独立,谁的面子都不给,这不是做梦吗。”

“你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啊?”肖蕾没听懂。

“要接受海家的帮助,当然就要接受他们的投资,引为战略投资者,给他们分一部分股份。”方天和说。

“海家算是胃口最小的了。”黄文斌说。

“海清泉开价是多少?”方天和问。

“一成。”黄文斌说。

“胃口还真小。”方天和松了一口气,“董事会呢?”

“什么职位都不要。”黄文斌说。

“这也未免太小了吧!”方天和有些惊讶。

“其他人要多少?”肖蕾好奇的问。

“起码两成。”方天和说,“要是分散的话,可以少一些,上次有个公司上市,分给三家,分别是5%,7%,2%,一共是14点,各有一个董事。这么做虽然表面上少给了一些股份出去,但是后患无穷,这三家要是相安无事还好,要是斗起来,董事会就乱成一锅粥了,说不定还会把创始人排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