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针(第2/3页)

“其实我觉得太大的鲍鱼也没什么用。”黄文斌只能这么说,“吃一顿饭总得吃几个菜,一个鲍鱼都半斤了,全吃下去光吃鲍鱼都吃饱了,还能吃其他菜吗。其他菜吃不完也没关系,这么珍惜的东西,不吃完总觉得很浪费。”

“黄老板真是风趣。”杨木说,“吃不完还可以打包回去吃嘛。”

说着第二道菜上来了,吃完鲍鱼当然要吃清淡一点的,所以上了开水白菜,传说中的御膳房出品,清鲜淡雅,香味浓醇,汤味浓厚,不油不腻:味道清鲜,不淡不薄,菜色嫩黄,柔美化渣。用了这么多形容词,其实就是上汤煮白菜罢了,上汤看起来清澈,实际上味道醇厚,也不过是撇多几次浮渣。只要舍得用料,断没有做不好的道理。

黄文斌随便吃了几颗白菜心清了清口,看着杨木不太满意的样子,只好说:“这次开水白菜做得不好。味道不够醇厚,汤也不够清。想来在京城做的开水白菜,肯定更加正宗吧。”

“其实这开水白菜也不错了,我吃过这么多次,应该能列入前十。”杨木说,“可惜就是用力过猛,熬汤的时候,料放得太多。”

“太多?”黄文斌问。

“是啊,一般的高汤,无非就是母鸡,肘子,干贝,火腿等等。你这儿大约是用了瑶柱,虾干等等,用料太高档,成汤味道就不够内敛。”杨木说,“不过问题还不算大,最重要的是成汤比例不对,好高汤,大约是一斤肉熬一斤汤,也就是鸡鸭肘子全加起来,放了三十斤肉,就应该出三十斤汤,你这汤太厚,三十斤肉大概只出了二十斤汤。所谓过犹不及,反而让汤味道不协调。”杨木说。

还有这样的讲究?黄文斌倒是不知道,他不管餐厅的具体运作,全都交给专业人士。多少斤肉多少斤汤,他完全没注意过。要说用料太多那倒是很有可能的,为了做包子,加工厂每天都要买好多头猪,猪肉全弄下来做包子馅,内脏猪手什么的卤了当菜,猪骨头没用,每天堆积如山,都拿去食堂熬汤了,五德大酒店要做高汤,猪骨头当然也是不限量的用。

“就好像黄老板你做生意一样,机关算尽,太过机巧。”杨木接着说,“祸福相依,一味的占便宜,那就是把福分全花光了。偶尔吃点亏,反而能更上一城楼。上次黄老板在西南损失了二十多亿,回来就把生意做得更大,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次就算再损失三十亿,黄老板你也不必介怀,以后肯定能赚回来。况且这三十亿里面,有十亿是刘香蝶小姐的生意,还有二十亿也只是无息贷款罢了,又不是说不还。”

黄文斌最讨厌的就是这种哲理小故事,杨木说事就说事,为什么要假借着高汤呢。黄文斌还以为自己学到了东西呢,这么一说,他不知道是真是假了。“那也要看刘自强能不能拿到这三十亿。”黄文斌说。

“这个倒也是,还说不定呢,也许黄老板明天就找到了证据。”杨木说。

“既然刘自强是答应了杨老板五亿……”黄文斌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这话黄老板就不用说了,要不是为了刘省长,我可不会为了这么点钱招惹麻烦。”杨木正色说,“当年我和刘省长结拜过兄弟,要是连他最后这点遗产都弄不回来,以后我还有脸见人吗?”

“杨老板你误会了,我是想说,既然刘自强答应了给杨老板五亿,那他自己就只剩下二十五亿了,其中只有十五亿是现钱,这么点钱够用吗?”黄文斌说,“想来他就算拿到了钱,也要跟着杨老板去京城发展的吧。十五亿在省城是很多,在京城可不怎么够。”

“这不是够不够的问题,刘省长给了你多少,就要拿回来多少。”杨木说,“他在省城土生土长,也不一定要去京城发展。就算去了,二十五亿这也不是小钱了,有什么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