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各种物资(第2/3页)

“你怎么不加热一下。”肖蕾说。

“我就是要可以冷吃热吃都可以吃的包子。”黄文斌说,地震以后很有可能没地方做热饭,那就只好冷吃了,“这种包装可以保存多久?营养够吧,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什么的?”

“不添加防腐剂的话,真空袋可以保证包子二十天不坏,再长就不行了。”肖蕾说,“热量是够的,维生素可能不太全,而且你定的这个配方脂肪含量我觉得有些高,虽然很香,但是吃起来会比较油腻,不符合现在的健康潮流。”

“油腻怕什么。”黄文斌说,只有城里的现代人才会怕油腻,以前吃都吃不饱的时候,肥肉比瘦肉还贵呢。地震之后没吃没穿的又要赶着救灾,只怕热量不够,谁会怕油腻,“维生素不足的话那就添加进去啊。”

“添加维生素什么意义,谁也不会一天到晚只吃包子的吧,再喜欢吃也会吃腻的,别说机器做的包子,就是手工做的也不行。顾客肯定会吃其他东西,那就可以从其他食物里面摄取足够的维生素了。”肖蕾说,“我们额外添加这么多维生素,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上涨。”

“这个你就不懂了。”黄文斌只好忽悠她,“我们现在要搞内贸嘛,第一站就是去蜀省的山区,那地方饮食不均衡啊,肉多菜少,很多人都缺乏维生素。所以我们做的包子就要有各种维生素,让他们越吃身体越好,市场销量就打开了。”

“我觉得包子这种东西应该不可能有多大份额吧。”肖蕾半信半疑,“人家既然是山民,肯定没什么钱,自己做饭才省钱呢。谁会买一堆真空包子放家里。我觉得你在城市推才对,有时候忙起来没空做饭弄两包子吃还比较实际。”

“城里当然也要推,不过你怎么能看不起人家山民呢,人家山民都很有钱的,一头羊就上千块,一放几百头,那不就是好几十万了吗。”黄文斌说,“人家放羊放牛也很忙的,没空吃饭弄两包子,还能补充维生素,不是挺好的吗?别光盯着已开发市场,要多看看未开发市场,那个故事你听说过没有,两个鞋子推销员来到一个岛,岛上的土著都不穿鞋。一个推销员报告说岛上没人穿鞋没市场回去了。另一个推销员则说这里的人都没有穿鞋子市场太大了。我们的包子也一样,以前从来没有人开拓过这个市场,要是我们开拓成功了,那就能赚大钱了啊。”

“是这样的吗?我还是觉得不太靠谱。”肖蕾还是不信,“这次我们做实验定制机器花了好几百万的啊,要是最后市场没开拓成功,这几百万就亏损了。”

“肯定能成功的。”其实黄文斌也觉得不靠谱,他制作这批包子,只是为了当作地震后的应急食品而已,添加维生素什么的,当然是为了保证灾民身体健康,也不知道其他食品多久才能供应上来,所以要保证他们只吃包子也有足够的营养,“就算亏损,也不过几百万嘛,加上面粉猪肉什么的原材料,也就千把万,有什么大不了的……那些果汁怎么样了?”

“纸盒装那批果汁吗?已经让代工厂权力生产了。”肖蕾说,“我们铁罐装的苹果汁卖得很好,供不应求,为什么还要特地做纸包装的呢?虽然成本是下降了一些,可是售价要下降更多呢。纸盒比铁罐档次差得远。”

这当然是因为纸盒比较省运力,现在道路没问题这一点运力没什么要紧,等地震了,灾区的运力可是很宝贵的,不能浪费在铁罐上。“现在我们的黄光一号苹果树已经推广下去了,很快就可以大规模生产,当然要趁现在拓展产品线。那些苹果汁生产好了就送到水川去。”黄文斌说,一口包子一口果汁,又有营养又好吃,当然光是果汁是不够的,“还有纯净水呢,生产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