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尼日利亚骗局(第2/3页)

有个非常著名的尼日利亚骗局,某尼日利亚政要声称自己有一笔巨款希望借用收件人银行账户一用,提供帮助者将获得一笔数额不小的馈赠。在取得信任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收取手续费或者其他费用,待行骗成功后,骗子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个骗局从八十年代就开始流行,开始的时候是信件,后来进化成电子邮件,到了现在,什么非死不可推特上面都有,上当受骗的不计其数。可就是这么一个大名鼎鼎的骗局,用来引人上钩的文字却是狗屁不通。

拼写错误就不说了,号称的尼日利亚高官也不可能在尼日利亚任何渠道得到证实,还有上面提及的巨款,也是完全没影子的事。改正一下拼写错误,在尼日利亚网站上抄一个高官的名字,这都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骗子就是不这么做,为什么呢?

这就是一个智商筛选,改正了错误,固然会让头一封邮件上钩的人增多,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却要困难不少。会查找尼日利亚高官名字,会在意拼写错误的人,性格肯定比较谨慎,上当的可能性比较小。骗子可能会浪费大量的精力时间而一无所得。

发邮件对骗子来说成本很小,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就不是了,要付出人力物力,至少要打好几个电话,还要提供汇款帐号什么的,电话号码和汇款帐号事后都是要销毁的,要是失败次数太多,那可就亏本了。

所以骗子要用这么错漏百出的信引人上钩,看了信会主动联络他们的,都是一些没脑子的傻瓜,要忽悠起来,成功率就大多了。明珠大厦的销售合同,只要仔细研究,就会明白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平等条约。

没脑子的人不会在乎,有脑子的人可不会签这种合同。他们自己不买还是小事,把研究成果宣扬出去就是大事了。说的人少影响力少,说的人多了,就会影响销售。所以要先把这种谨慎的人筛选出去,免得他们坏事。

听了黄文斌的解释,方天和感叹说:“骗人还有这种讲究,我都不知道呢。”

“最多的一天就收了八千多万,一个星期收了四亿,估计一个月之内,可以筹集到十亿,两个月的话能到十五亿,说不定还能到二十亿呢。这一招真厉害,转手就赚了十几亿!”刘香蝶很佩服,“周围的地价两万,你这么卖出去,均价就是三万了,还全部都是现金呢。商业地产原来还能这么玩!我们还搞什么上市啊,弄多几栋楼来依样画葫芦卖出去,赚的钱更多。”

“哪来这么多葫芦。”黄文斌说,“市中心上哪里去找这么大栋楼啊。”

“不是市中心也行啊,炒作一下新城中心嘛。”刘香蝶说,“炒作的时候加码,先来倒数十天,不但上市台,还要上省台,水军请多一倍。卖的时候也不要十平米了,还是太贵,一平米一平米的卖!有明珠大厦的例子在,下一个更好成功。”

“这种炒作方式,最关键的就是回收。不答应买家保底回收,别人怎么肯买呢。”黄文斌说,“明珠大厦我有把握,就算一年涨20%,收回来我也可以赚钱。你要是其他大楼,我可不一定能保证。”黄文斌记得最后明珠大厦的楼价是五万多一平呢。

“保证当然可以保证啊。”刘香蝶说,“20%算什么,30%,40%,50%都可以承诺,我还可以说每年发钱呢!反正最后我又不用兑现,建一个独立的股份制公司来操作这事,最后让它破产就好了。”

“那就真成骗局了。”黄文斌说。

“所以呢?”刘香蝶问,“不能赚钱的叫骗局,能赚钱的那就是生意。”

“能好好赚钱,干嘛走歪门邪道呢。”黄文斌说。

“不歪啊,都是合法的,就好像你那个销售合同一样,保证没人能从法律方面挑毛病。”刘香蝶说,虽然实际上开发公司占尽便宜,但是纸面上却是权利义务对等,法院也没法子推翻,“你不想做的话,我自己来做。买明珠大厦加装修,一共是八亿是不是?八亿我也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