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物尽其用(第2/3页)

当然也可能只有这几天生意好,以后就不行了,不过这个可能性很小。首先整容的热潮一直都在蔓延,有些人觉得本地的医院不够高档,跑到北上广去弄,还有些甚至都跑到韩国日本去整形了。客源方面,是不用发愁的。

省城本地正规医院资源不足,正经看病都不够人,不可能大规模开展整形业务。私营的医院,从信誉上来说,就很难比得上松山保健院。况且松山保健院这批外科医生,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想要招一批差不多水平的外科医生,至少在省城是没什么可能。所以黄文斌这个整容生意,至少这几年是前途远大。

“诗诗和我说你搞医院,我还觉得你是瞎胡闹,没想到又给你搞起来了。”丁六根感叹说,“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看来多种经营才是王道。我这种专心做一门生意的,已经落伍了。”

多种经营和专心做一门生意,也说不上哪一种比较好。多种经营分散投资分散风险固然很美,但人的精力有限,很容易变成各处赔钱。可是专心做一门生意吧,万一这门生意不行了呢?就好像零八年金融风暴,整个外贸行业进入寒冬。丁六根再有本事,也只能守着摊子赔着钱等着外贸行业回暖。

等到了黄文斌穿越回来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走哪一条路。或者把钱全都收回来,老老实实的过下半辈子算了。可是那样也太没激情太没意思了。难道人生就是吃吃睡睡玩玩女人?要是以后什么都不干,别说玩女人,很容易会被女人玩回去啊!

“万金油哪里比得上专精一门呢。”侯市长说,“你看小黄,表面上这里搞搞那里搞搞,其实思路很明确嘛,就是搞文化。先是做成人教育中心,然后做中学,这都很有文化了嘛。做着做着,就拿到了两千亩的地皮。现在又做医院,那就更加文化了,当然也做得风生水起。所以啊,搞文化是好事。丁老板,你也得多学学小黄,多搞点文化才行。”

谁有文化了,你才有文化呢,你全家都有文化!黄文斌在心里恶狠狠地说。老这么有文化,很容易变成知识分子,一不小心清高起来,视钱财如粪土了怎么办。“丁老板是硕士呢,正牌知识分子。”黄文斌说。

丁六根脸上一红,他读这硕士,没上过一天的学,连忙拉开话题,“文化的事情,那当然很重要。我市精神文明能够这么蓬勃发展,全靠侯市长带领我们。”

“其实我们省城,那也是千年文化名城啊。”侯市长说,“谁知道现在堕落成这个样子,粗俗,下流,连个大师都没有。想要建个中学,拖拖拉拉谁都不肯出钱出力。还要有小黄。现在还弄了个医院……不是我说啊,你这医院也不能光顾着整容赚钱,得多搞点文化,正常的病人也应该多收一些,毕竟是公立医院,要给你拨款的。”

“这个也有。”黄文斌说,“孕妇、小孩和其他来看病的,我们都按照最优惠的条件给他们治疗,不用付住院押金,先报销再交钱。”治疗费花了好几万,也不知道能收回来多少,不过也没关系,反正整容那儿很赚钱。

“另外我们还收了很多其他病人。”丁诗诗接着介绍,其实她这一阵子都在忙其他的事,压根没来过医院这边,这些东西还是刚才黄文斌跟她说的,“其中有一个被火烧伤的小孩呢,烧得啊,整张脸都毁了,我们医院给他做了十几次手术,现在基本康复可以见人了。”

“还有这种事?”侯市长很高兴,“这是大好事啊,怎么不叫电视台报道?医药费怎么解决的?那小孩家里有钱吗?”

这事丁诗诗就不知道了,黄文斌赶紧补上:“那小孩家里做服装生意,挺有钱的,也有医保。医保没包到的部分,我给免了一半,绝对不会耽误治疗,也不会给他家里带来太大的负担,请侯市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