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煮全猪(第2/3页)

菜很快就过来了,这一道菜十分壮观,光是上菜就用了四个壮汉,他们扛着一个巨大的木箱,木箱里面躺着一头整猪。虽然不是完全长成有两百多斤那种大猪,体量也着实不少,这一头黄文斌记得是一百二十斤重,杀完放血以后也有将近一百斤。外加汁水和木箱,不是壮汉还真扛不起来。

“这也太厉害了吧!”严局长吓了一跳。

“这什么土菜啊!”丁六根知道有一道全猪,他还以为是烤乳猪那种全猪呢,没想到是这种大猪,“我也算是老江湖了,从来都没听说过本地还有这种煮全猪啊。”

“有的啊。”其实丁诗诗也不懂,“这是小黄的家乡菜呢。”

“是啊,我乡下的传统菜,不过现在已经没什么人会做了。”黄文斌说,其实是根本就没人会做了,一煮一整头猪,还是没完全长成的猪架子,一百二十斤的猪,正是长肉的时候,普通人谁也不会这么浪费的。

其实这是黄文斌家乡一个大地主家族弄的菜,他们祭祖的时候要上全猪,以前用的是大肥猪,煮熟以后供奉给祖先,完了以后切开家里各支分掉。后来那地主家族出了一个美食家做族长,嫌这么做不好吃,专门请了一个京城的大厨师来研究。

那个大厨师研究了好几个月,浪费了几百头猪,终于研究出了这个美食——要知道那时候人命轻贱,遇上灾年卖儿卖女,一个人都比不上半头猪呢,这一下子浪费了几百头猪,不知心疼死了多少人。

根据流传下来的说法,这煮全猪要精选一百斤左右的架子猪,杀好,不必褪毛,用湿泥糊满全身,在腹腔里面塞进去枣泥,然后用稻草点火把泥巴烤干烤透,把这一层泥巴外壳敲下来,猪毛就全没了。这一部分借鉴的是叫化鸡的做法。

然后把全猪清洗干净,用盐腌制一天,第二天再下大锅,用调配好的高汤小火焖煮,煮上一天一夜以后,整猪就软硬合适可以开吃了。完全长成的大肥猪,要完全熟透,需要煮的时间太长,最后外面的猪肉软得根本没法子夹起来,所以必须要用架子猪。

这道菜创造出来以后,曾经名噪一时,黄文斌的家乡没什么特别的物产,历史上也没出过什么名人。有了这道菜以后,吹牛B总算有了资本。于是人人都声称吃过这煮全猪,家家都号称去过地主老爷家的宴席。

其实人家地主家请客从来都不上这菜,只有祭祖的时候才会做。人家丁口众多,祭完祖就把猪肉全分了吃掉,很少有外人能真正品尝到。后来军阀混战,日本入侵,地主家很快就败落了,自然也做不起煮全猪了。到解放以后,大家为了建设新中国呕心沥血,珍惜每一分资源,把还在长肉的半大架子猪拿去做菜,简直就是破坏社会主义建设。

现在这道菜还湮没在历史当中,再过两年,黄文斌乡下想要赶潮流搞乡愁的时候,才挖掘出这么一道菜来当本地名片。不过菜谱已经完全失传了,县政府组织了好多专家来研究,又找了当地很多声称吃过这菜的老人,弄出了菜谱流程,做出来一尝,却是难吃无比。

于是老人们互相指责对方说错了什么什么关键之处,有的说应该用山东的小枣,有的说高汤不能用猪肉鸡肉来熬,应该是竹笋香菇熬出来的素高汤。最后一个一个问过去,到底是不是真吃过这菜,结果还真没人吃过,连那家地主的老人都没吃过,他有资格吃祭祖肉猪的时候到外面读书去了没吃着,读完书回来,家族已经败落不做这煮全猪了。

没法子只好请大厨改了配方,作为旅游配套项目隆重推出,黄文斌也去吃过,觉得味道不错,于是仔细看了做法。这时候就搬了出来,让那一帮大厨琢磨了好几天,终于弄出了这么一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