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商量(第2/3页)

这样吗……高考,大学,上辈子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黄文斌想起来了,的确是发生了一间有关的事,问题是这件事情要怎么利用呢?“记者嘛,过一段时间就会走了。”黄文斌说,“总不见得他们天天都消耗在这里。”

“要过多久啊!迟一点我们就要损失一天的钱,他们走了以后还得花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让客户回来呢。”丁诗诗说,“市里面有这么多记者吗?以前我都没觉得。”

“记者可多了,”王如山说,“先不说电视台,你数数看我们市有多少家报社。早报,晚报,市报,省报,财经报,旅游报,电视报,教育报,老人报,都市报,平时没新闻只能互相抄,现在好容易有个大新闻,写起来方便,容易填版面,又不用出差花钱,采访还能顺便把餐费报销了,当然大家一起上。”

“你倒是门清啊。”丁诗诗说。

“以前我倒霉的时候,公司发不出工资,我就给各大报纸编新闻故事赚生活费。”王如山如数家珍,“晚报给的稿费最高,不过很挑剔。都市报给钱快,省报老拖欠,老人报电视报最容易上,但是给的钱少。还好黄兄弟帮我把钱讨了回来,要不然我现在天天都要绞尽脑汁写各种狗血故事了。”

“编?”丁诗诗问,“那不是假的吗?”

“哪有这么多真事上报纸啊。”王如山说,“整天鸡毛蒜皮的谁也不喜欢看。”他随便拿起一张报纸,“你们看这个,一男子在长途汽车上唱歌因歌声太难听竟被乘客群殴,你们觉得有可能真发生吗?”

“都是假的?”丁诗诗问。

“都是假的不敢说,至少我写得那些是假的。”王如山说,“什么女老板为保住广告牌与撤城管上床被男友当场抓奸啊,小伙看黄片后欲火焚身强奸母猪啊,都是这么出来的。有些是把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改改然后安到我们这里,有些根本就是凭空编造。要编得够噱头,又有真实感,还得不越线,很难的。”

原来王如山还有这种本事,怪不得上辈子在根本没生意的纹身馆里面都没饿死,还有余力去追求肖蕾。其实反正是编造故事,还不如去写小说,可以光明正大编故事,万一写好了,不就成作家了。

“那你在新闻界不是有很多朋友?赶紧叫他们别来烦我们啊。”丁诗诗说。

“什么朋友啊,像我这种投稿的,在编辑面前就好像狗一样。”王如山说,“人家说要就得给30%稿费做回扣,说不要就全都白辛苦了。说认识也可以算认识,就是我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我。”

“就是没办法?”丁诗诗叹一口气,“难道真的要投放广告才行吗?真是可恶,这一段时间为了开店,钱都用光了,哪还有余钱啊。要是把股票卖了的话……”说到这里看着黄文斌。

黄文斌摇摇头说:“沪西重工距离升到顶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卖掉太可惜了。再说我们西施包子铺现在是出名得不能再出名了,再去投广告,不是白浪费钱吗?”

“那你说怎么办?”丁诗诗问,“股票那儿赚的钱再多,好像都是虚的。实业赚钱才有真实感。”

钱就是钱,什么实的虚的,炒股票赚的钱是不能买菜呢,还是不能买衣服?还是不能治病,还是不能买房买车?只要银行里面有个数字,那就是真钱。“新闻记者嘛,只要给他们一个大新闻,让这件事情来个结尾,他们应该就会满足了。”黄文斌说。

“那要怎么出个大新闻?说小蕾不堪压力要自杀?”王如山问。

“我才不要自杀呢!”肖蕾说,“我最看不起自杀的人,天下间有什么事情不可以解决的,怎么偏偏要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吗。”

“我就是这么一说嘛。”王如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