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立交桥旁边的铺子(第2/3页)

“还没搬走。”黄文斌说,“很快就会走了,等我们把营业执照什么的办下来,时间刚刚好。”

“这不还开着门吗?人家哪里有这么容易走的。上任房东签的合同那也是有法律效力的,总不能那么巧所有的合同刚好都是这几天到期吧?”丁诗诗说。

“就是那么巧。”黄文斌当然已经打听过这边的情况,所有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签,一般是过完元旦开始谈判,然后再农历新年之前签好新合同。现在都快年底了,合同也就快要过期了,到时候不续签就可以让他们搬走了。

“而且这地方这么大,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肯定用不完,只要空出一半左右做旗舰店,其他的商铺可以继续经营,拿了租金也可以帮补一下。”黄文斌继续说。

“那我们要哪一半?”丁诗诗问。

“我也不知道啊,”黄文斌说,“首先要考虑这些商铺那些可以和我们的包子铺形成互补,考虑将来的发展前景,考虑这些商铺在这一带的名声,还有商铺老板的性格学习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按时交房租。”

“啊?他们还拖欠房租啊?”丁诗诗问。

“别说房租了,水电费都欠着不少呢。”黄文斌说。要不是这种光景,原来的房东也不可能六十万不到就把这么大的商铺给卖掉。

“你看看你,选的什么鬼地方。”丁诗诗连连摇头,“居然还被人欠房租。”

黄文斌倒是一点都不担心,商铺的事情,欠房租那是再平常不过。要是繁华点的地方,那还能挑肥拣瘦的,这种贫瘠之地,有人租就不错了,生意不好周转不灵的时候,不说几个月,就是欠几年房租的也不少。

商铺出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铺子的装修往往是租客自己做的,要转手着装修就得扯上一轮。而且赶走了上一个租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下一个。这空窗期亏得可都是钱,在没有完全绝望之前,很少有房东会撕破脸把商铺租客赶走。

立交桥这儿人气不旺,商铺生意不好,欠房租的情况当然普遍,这也没什么关系,立交桥这儿很快就会变成商业旺地,到时候黄文斌也能挑肥拣瘦了。

“先去哪一家看?”丁诗诗摸了摸肚子,“和小蕾玩了几个小时,肚子也有些饿了,先去这家饭馆吧。我们叫些东西吃,要是好吃就留着,不好吃就赶走。”

这也太随便了吧,好吃可不一定能盈利,难吃也不一定会亏本。很多街边的快餐店,难吃得要死,可是便宜光顾的人就多,就能赚钱。丁诗诗却不管这么多,迈开大步走进了饭店。

一个干干瘦瘦的中年女人迎上来,殷勤地说:“是吃饭吗?我们这儿什么都有。价廉物美货真价实。”

“你这都有什么拿手菜啊?”丁诗诗问。

“拿手菜啊?这个多了,有诸葛烤鱼,有木桶牛肉,还有生猛海鲜。”中年女人说。

黄文斌一听就知道这店不靠谱,诸葛烤鱼是麻辣省那边流传过来的,木桶牛肉是湘菜,至于生猛海鲜,这个词是粤省弄出来的。要说这家小店里面有个掌握了川湘粤三系的大厨,可能性不是说没有,也就是比中彩票的几率大一点吧。这个中年女人根本就是什么贵推荐什么。

“这样啊,先来个烤鱼吧,很久没吃了。木桶牛肉也要,你这里有什么海鲜啊?是不是新鲜的?”丁诗诗左看看右看看,没看到有养海鲜的玻璃缸。

“很新鲜的,”中年女人说,“有大虾,鲍鱼,还有黄花鱼,带鱼,秋刀鱼什么的。”

黄文斌更加确定这家店不靠谱了,大虾和鲍鱼也就算了,带鱼秋刀鱼也出来混生猛海鲜了?这两样东西市场上压根没活的,全是冷冻的,怎么可能生猛?

丁诗诗却没听出来,“鲍鱼没什么好吃的,给我来一斤大虾吧,切蝴蝶片用蒜茸蒸。另外再上一份青菜,还要一份土豆丝,好久没吃过土豆丝了,还真是有点怀念。快点上啊,我都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