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创作理念(第2/2页)

林子轩没办法拒绝,听听李桉怎么说也好,至少可以让内地的电影人了解真实的情况。

实际上,李桉的电影并不是纯粹的文艺片,而是兼有商业的属性。

他的片子在全球的票房都不错,能给投资商带来可观的回报,如果他是位纯粹的文艺片导演,也不可能进入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圈子。

怎么把握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平衡同样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林子轩把李桉接到酒店休息,第二天下午在京城电影制片厂召开了一场内部的交流会。

现场气氛颇为热烈,李桉谈了谈自己在好莱坞的拍片经验。

按照他的说法,没什么窍门,好莱坞有一套成熟的运作体制,每一部片子开拍前都会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导演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有限。

这不是说导演没有贡献,导演的工作主要是放在影片本身上。

“拍片的时候,我有一位制片人,帮我打理所有人的事情,我把想要的东西告诉他,他负责办妥,我只要专心的拍片就行了。”李桉如此说道。

这牵扯到内地和好莱坞电影体制的不同。

在好莱坞是制片人主导制,制片人的地位要高于导演,负责剧组的一切事务,甚至可以更换导演,具有主宰地位。

内地则是导演中心制,制片人的作用不大,有时候,导演就把制片人的职务给兼任了。

所以说,内地的导演很难适应好莱坞的运作模式。

你想要打入好莱坞,就要按照好莱坞的规则来,去适应它,而不是让好莱坞适应你。

“那怎么平衡艺术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呢?”有人提问道。

“我觉得艺术不是孤芳自赏的东西,拍的片子要有人回应才是好片,否则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别把商业和艺术看作是对立的两面,能够浑然天成最好。”李桉回答道。

结束交流,在私下谈论的时候,李桉认为内地的导演把自己看的太重了。

当导演拍电影,不是说我拍的东西观众一定要看,没有这种说法。

观众有选择看和不看的权利,所以导演不能太自我,太自我不是艺术,要放低身段,每部戏都抱着谦虚学习的态度,才能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