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氛围(第2/2页)

那些电视台就是看中了这部剧的市场潜力,希望能成为第二部《编辑部的故事》。

艺术中心拍摄的电视剧质量上有保障,上次中心制作部主任张建功针对《海马歌舞厅》的剧情提出了一些建议,林子轩让制作人员改了。

即便如此,这部剧在华国电视台内部审查时仍然存在分歧,暂时没能在华国电视台播出。

地方电视台没有顾虑,多家地方台都在播出这部剧,受到观众的喜爱。

从各家电视台反馈回来的消息看,这部四十集的电视剧就算是不能达到《编辑部的故事》那样的影响力,成为经典,也能红极一时。

“有没有批评的声音?”林子轩担心道。

“这我还真不知道,我都不在电视台了,要不我帮你问问?”陈常乐摇头道。

“还是算了,没事就好。”林子轩摆摆手,婉拒道。

陈常乐把林子轩一行人安排在白云区的一家酒店,这里靠近金牛奖的颁奖地点,住着不少华国的演艺人员,安保措施很到位。

花城娱乐圈的氛围和内地不同,受到香港的影响,记者更为自由和大胆。

为了拍摄到想要的画面,他们会追着采访,话题的尺度比较大,很多都涉及到个人隐私,娱乐杂志在花城很受读者的欢迎。

葛优一出现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尤其是和徐帆在一起。

徐帆虽然没有巩俐的关注度高,毕竟也是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人选,能够制造话题,比如问徐帆有没有信心胜过巩俐。

无论徐帆怎么回答,记者都能解读成徐帆对巩俐的不满。

一时间,拍照的、采访的记者都涌了过来。

还有守在酒店旁边的追星族,是一群年轻的男女。

这两年,华国国内出现了成规模的追星族,还仿照香港成立了各种歌迷和影迷的聚会组织,内地的追星族就是从追捧香港的“四大天王”开始的。

徐帆没经过这样的阵仗,有点慌乱。

林子轩带着徐帆走进酒店,剩下的事情保安会解决,至于会不会被解读成耍大牌,那就是记者的事情了。

“和咱们那边一点都不一样,这儿的人太疯了。”徐帆心有余悸地说道。

在京城,记者采访都是预约好的,问的问题也中规中矩,大家守着底线,有着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