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座谈会(第2/2页)

作为圈内人,欧阳林清楚林子轩的底细。

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成立不到一年,却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除了有华国电视台做靠山外,林子轩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圈内人看电视剧,他们会看制片人、导演和编剧,由此就能确定这部电视剧的质量如何。

欧阳林思考过华国电视剧的出路。

他认为应该大胆学习和借鉴香港和台湾电视剧制作的经验,香港的武侠片和台湾的爱情片都可以拍摄,要以观众的喜好为重。

观众喜欢看什么,我们就拍什么。

花城电视台的陈常乐同样是这么想的,观众喜欢看,电视台的广告收益才会多,大家才能赚钱,这正是地方电视台和华国电视台的区别。

地方电视台更为自由,胆子更大,敢于尝试新的东西。

“小林,欢迎你以后到湘南来做客,要是有剧本在京城过不了审,可以到湘南来拍。”欧阳林热情的邀请道。

林子轩点头答应,他这次参加座谈会就是来结交朋友的,多条朋友多条路。

下午是开会时间,来自总局的领导说了华国电视领域去年取得的成绩,又指出了一些不足,做了一通总结,接下来是大家自由发言的时间。

林子轩的发言是《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新和突破》,都是老套路,没什么新意,是他从报纸上东拼西凑整理出来的。

会议结束,李虹带着林子轩前往一间小会议室,那位叫做吴振辉的总局领导正在里面。

“李总,小林,随便坐。”吴振辉和气道,“你们中心虽然成立没多久,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说明李总领导有方啊。”

“谢谢领导关心。”李虹客气道。

“我就直说吧,前几天京城电影制片厂递上来一个本子,叫《大撒把》,说的是眼下出国热潮的事,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吴振辉沉声道,“只是这个本子在宣传上的作用不大,电影观众毕竟有限,本子本身也有点小问题。”

“您的意思是拍一部电视剧?”李虹心领神会道。

“正常的出国可以,但不能盲目的,没有目的的出国,那是对自身前途的不负责任。”吴振辉批评道,“你们要尽量如实地反映这个问题,可以去调查一下,多了解情况,写一个能够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本子来,小林写的《渴望》就不错嘛。”